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财经
  • 新闻
  • 国际
  • 军事
  •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 >京沪11月社零数据下滑说明消费降级 ?专家  :错!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京沪11月社零数据下滑说明消费降级 ?专家  :错!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发布时间:2025-08-23 23:07:51 来源:大冢网 作者:国际

    正文京沪11月社零数据下滑说明消费降级?京沪据下级专家错专家:错!是月社因导这个原因导致的

    近日,北京、零数上海两地统计局公布的滑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数据显示,明消11月京沪两地社零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3.5%,费降有人以此认为是个原消费降级的证据。

    社零是京沪据下级专家错指企业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月社因导非经营用的零数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滑说收入金额。在反映消费情况的明消统计指标中,社零是费降最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那么,个原京沪社零数据11月意外下滑究竟是京沪据下级专家错何原因?

    针对是否消费降级等五大焦点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专家,专家表示,说消费降级是不对的,11月京沪社零数据下滑,是暖冬及消费活动前置引发的。

    数据显示,11月京沪两地社零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3.5%。从用途分类看,两地同比下降较为明显的为烧类商品及用类商品。从累计量来看,两地1-11月累计社零同比分别下滑2.8%和3.1%。

    1

    焦点一

    京沪社零下滑

    究竟何原因?

    许多网友希望了解京沪社零下滑的原因。如下图:

    用途分类看,京沪两地同比下降较为明显的商品,为烧类商品及用类商品。

    北京市烧类商品降幅更为明显,用类商品和烧类商品分别同比下降17%、23.7%;上海市用类商品降幅较为明显,用类商品和烧类商品分别同比下降20.3%、16.6%。

    天风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烧类商品包括燃油、煤气及取暖。

    烧类商品降幅明显与气温有关。今年11月是暖冬,气温比去年同期高。且暖冬影响有南北差异,主要影响北方。

    每经记者注意到:

    2024年11月,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6.5℃,比常年同期偏高3.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2023年11月上旬,上海市气温曾“断崖式”下降,单日最高温度直降10℃。而今年上海的寒潮是11月底才出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电话采访时表示:

    烧类商品降幅明显与暖冬有关。但烧类商品在社零中占比相对较低,占比最大的是用类商品,其次是穿类、吃类。

    从具体的数据分析上看,除暖冬影响之外,京沪社零下滑主要受上年高基数及消费前置影响。

    从同比上看,以北京为例,去年11月的基数非常高,同比增长13.7%。去年同比增长高的原因是前年的基数较低,2022年底时疫情尚未结束,是最为严峻的时期,因此基数很低,导致去年的基数非常高。从环比上看,我们通常认为“双11”是销售高峰,但近年来“双11”促销活动有提前的趋势。今年提前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如果我们将10月和11月的数据合并来看,整体的回暖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京沪两地用类商品下滑幅度明显,也可进一步解释这一观点。相比吃类、穿类,用类商品易于囤积,季节性表征不强,最容易在期限上进行挪移。因此,10月用类商品增长相对较好,实际上是对11月的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过去“双11”高峰期对“双11”过后的消费也有挤出,只是时间线比今年靠后。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包括以旧换新在内的“两新”政策已经落地。由于“两新”政策主要惠及用类商品,因此,10月份,我们观察到有关政策落地的商品,尤其是用类商品增长非常明显。这类商品消费量的提前完成,对11月也会有挤出效应。

    宋雪涛:

    今年11月与6月的情况十分相似。例如上海5月社零同比增长1.6%,6月同比就是-9.4%,但是其实4月同比是-5.5%。10月份高,11月就会低。再往前1个月,9月上海社零同比为-4.3%,北京社零同比为-6.2%。到了10月,北京、上海均大幅跳高。再到11月就再度走弱。但是如果把10-11月放在一起来看,其实表现还可以,例如上海10月、11月两个月累计零售同比虽然小幅负增长,但是比9月社零同比又要高一些。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

    烧类商品降幅明显与气温有关。此外,去年北京市基数很高,压低了同比数据。从1月到11月累计来看,虽然也有所下滑,但下滑的幅度并没有那么显著,未来走势还有待观察。

    记者注意到:

    北京市公布了11月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这一数额同比下降22.4%,下降幅度较总额更为明显。首先应该明确,该指标统计范围为网上零售额,即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其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口径,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万喆认为:

    11月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下降幅度较总额更为明显,也与“双11”“两新”带来的消费前置有关。

    2

    焦点二

    京沪社零最大降幅

    在于高端餐饮?

    有网友分析,京沪社零最大降幅在于餐饮,尤其是高端餐饮。如下图:

    数据上看,上海市11月吃类商品同比增长1.6%,增幅较10月份的1.0%有所提升;北京市11月吃类商品同比下降3.8%,相比10月的吃类商品同比下降2.7%,降幅稍有扩大,但相比总额波动,并不明显。所以,网友关于社零最大降幅在于餐饮的分析并不正确。

    万喆表示:

    餐饮类回升趋势确实有所收窄,但是要说最大降幅出现在餐饮业是不准确的,用类商品的降幅比餐饮业更大。

    弱复苏过程中,消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替代效应。例如,如果居民购车购房的比例有所提升,就会挤占其他消费。如果弱复苏转变为强复苏并企稳,那么,相互推进的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例如,资产价格真正上升、财富效应增加,同时就业和收入增加,从而形成强复苏。我们目前仍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3

    焦点三

    京沪社零下滑代表全国?

    部分网友认为,11月京沪社零下滑,其他城市的社零情况可想而知。如下图:

    11月京沪社零下滑能否代表全国?

    网友分析近年来全国数据后认为社零疲软

    从全国数据看,四季度以来,市场销售保持回升态势,11月我国社零同比增长3%,增速虽较10月有所回落,但仍快于三季度平均增速。1-11月累计社零同比增长3.5%。

    其中,服务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显示消费需求扩大。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销售明显改善,带动房屋装饰装修需求扩大,相关商品销售出现回升。居民餐饮消费增长加快,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

    所以,网友认为龙头城市代表全国的推论,明显是错的。

    为何京沪社零数据与全国数据产生偏差?

    宋雪涛表示:

    互联网促销带来的前置效应和透支效应,在线上消费占比更高的高能级城市,表现得会更为明显。

    万喆:

    京沪两地的数据偏差,可能是由于9月底开始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其他多项政策的快速落地。伴随着大量优惠政策和优惠券的发放,北京和上海的政策执行速度较快,启动时间也较早,因此消费前移的现象在这两个城市更为显著。

    京沪两地的社零数据不能说代表全国,每个城市都有特殊情况。但仍要透过京沪两地数据看到,企稳的态势还不是很稳定。如果将10月份和11月份的数据做平均,可以发现消费仍处于弱复苏的过程中。

    4

    焦点四

    社零数据说明

    房地产活力不在北上?

    有网友认为,社零数据说明房地产活力不在“北上”。如下图:

    社零数据与房地产销售情况是否相关?

    每经记者注意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口径显示,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商品金额,不包括居民用于购买商品房的支出。所以,网友的上述推断也是明显错误的。

    万喆表示:

    房地产不纳入社零统计,不直接影响社零,但房地产与消费有一定的相关性。

    房地产从三个渠道影响消费:

    渠道一,地方财政;

    渠道二,产业链条及就业;

    渠道三,居民资产状况和财富效应。

    5

    焦点五

    促消费政策不管用?

    每经记者注意到,有网友认为,京沪两地11月社零数据大幅下滑说明内需萎缩、消费跳水。更有甚者将此形容为“超一线城市消费全面降级”。如下图:

    还有网友认为促进消费政策不管用。如下图:

    万喆:

    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通过对数据的结构分析和客观原因的拆解可以发现,说京沪消费降级是不对的,促进消费政策不管用的观点也不成立。

    我们应当将11月的社零数据,与第三季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要关注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之后,各相关部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积极努力,以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自9月下旬起,社零、经济增长及其他经济回暖迹象均较为明显。当然,经济的筑底企稳需要一个过程,10月和11月可能正处于这一过程中,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

    在经济筑底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政策发力所起的作用。10月份,有关“两新”政策落地的商品,消费增长非常明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的增量政策仍然是精准预测,并且是有效的。家电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一经落地,立即产生效果。

    而汽车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相对滞后,其后续效益也与政策实施同步,形成真正的消费。当然,我们仍然希望接下来的政策发力要积极且持续。对于政策未来的可持续性及其力度,大家仍然有所期待。

    徐洪才认为:

    要进一步提振信心,一是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二是标志性的改革要落地见效。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从根本上提振消费,还是要增加收入、扩大就业。要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一是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这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低收入群体增加补贴,特别是提振农村消费市场,增加60岁以上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 上一篇:国际人士期待新一年中国继续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丨世界观- 视频
    • 下一篇:全国多地新年文物展、艺术展、主题展精彩纷呈:视频赏析

      相关文章

      • CR450高速列车为何能称霸全球速度榜 ?正式运营时间表揭晓 !创新科技揭秘
      • 明年最有希望爆发的赛道竟然是它
      • 元旦春节出游需注意什么?专家提醒:备好保暖物品和药品
      • 柯文哲二度交保获释 ,离开台北地方法院
      • 劳动者权益保护指南:及时主张新旧经营主体更替中的权利
      • 可持续投资年报(2024)发布 ,倡导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积极践行ESG/可持续投资
      • 柯文哲被迫请辞民众党主席 黄国昌痛斥台北地检署成赖清德鹰犬-闽南网
      • 中国气象局 :预计2025年1月全国大部地区偏暖
      • 北京二手房市场热度攀升 :上月网签量同比大增六成超2.1万套
      • 欧洲将迎入冬以来最冷天气 天然气价格逼近近期高点|俄罗斯

        随便看看

      • 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实施一年 闽台交流更加顺畅便捷
      • 民歌大观“遇见建水遇见你”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
      • 美联储观察 :警惕新一轮强美元冲击|降息
      • 学者:“西关音”是“粤人”社群通行语音
      • 天津绿色电力年度成交量激增168%,市场正快速迈向“多年期”交易新时代-
      • 金价爬上新高坡 ,行业内外忧愁多
      • 量化赋能固收 长城智盈添益成立满一年净值创新高
      • “花式整活”掀起海岛冬游热 浙江洞头冬日“热辣滚烫”
      • 中美青少年深度体验广府文化之旅-
      • 时隔四年首批澳大利亚进口龙虾抵达广州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京沪11月社零数据下滑说明消费降级 ?专家  :错!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大冢网   sitemap